根据调查:“大学生未获得offer的原因”中,排名第一的就是:“太迷茫,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工作”。
应届生如何进行职业规划?面对各种选择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。我们该如何做出优质判断,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:
应届生做好职业规划最基础、也最重要的就是“认清自我”,这一步可以运用SWOT来进行自我总结,以便快速且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。SWOT分析模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,包含优势因素(strengths)、弱势因素(weaknesses)、机会因素(opportunities)、威胁因素(threats)。
首先,需要评估自己的优势因素与弱势因素,这两者属于内部环境因素,是可控的。优势因素包括性格优势、个人的能力、你大学时学到的专业知识、获得过的技能证书等等;弱势因素包括你在某个领域遇到的困难、你需要改进的地方等。
其次,再分析外部不可控因素,即机会因素与威胁因素。机会因素是指对你有帮助的人或事;威胁因素则是你在职业发展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的阻碍与困难(如就业大环境、你的竞争对手等)。
最后,将以上分析内容罗列出来,同时采取相应的行动,并利用个人优势创造机会、减少威胁。
应届生们也要对想进入的相关行业现状有个基本的了解,包括行业的发展状况(如平均薪资水平、未来发展趋势等);行业所侧重的人才类型(如快销品牌更倾向于销售类,国企更倾向于技术类、管理类等);行业对个人的能力要求(如学历水平、基本技能、实践经历等)。
了解之后,再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,主要包括工作城市、公司平台、工作内容、薪资待遇等。
工作城市:可能会影响到你个人的眼界、你所能接触到的社会资源、工作机会等。
公司平台: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你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,所以一定要从公司规模、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、公司制度来综合判断。
工作内容:主要受你的性格、大学所学专业的匹配度、个人兴趣爱好影响。
薪资待遇:也是需要考虑的,毕竟在走出校园以后,也需要考虑一下现实因素。
职业发展目标是职业发展规划中的核心,可分为短期目标(日目标、周目标、月目标、年度目标)、中期目标(一般为三到五年)、长期目标(一般为五到十年)。
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大家的是,切忌将目标设置得过高、过于理想化。在确定了阶段性的职业发展目标之后,自然就要制定相应的方案来付诸行动。
来源:THPAVI 三景人力